近日,來自河南嵩縣耿海利、耿迎海姐弟圓滿結束了在恒有源集團為期一個月的暑期勤工儉學。作為恒有源集團的助學對象,姐弟倆已經是第二次來到恒有源集團勤工儉學。早在去年暑假,他們就已在恒有源集團進行了一個月的勤工儉學。
同在師范類院校就讀大學的姐弟倆對于恒有源集團充滿了感恩。姐弟倆表示集團不僅資助了他們的高等教育學習費用,還提供給他們在集團實習的機會,開拓了二人眼界的同時豐富了他們的視野。
在姐弟二人到達北京實習后,為使二人更好地融入,同時也保證他們工作生活舒適,集團不僅提前就為姐弟倆安排了宿舍,還指派專人負責姐弟倆的工作指引。姐弟倆表示,在先后兩次的勤工儉學期間,學到了很多課堂上沒有的知識,也感受到了很多哥哥姐姐的關愛。
去年,姐弟倆在恒有源集團公司總部為期一個月的勤工儉學過程中,先后在市場中心了解了恒有源集團生態(tài)供暖產業(yè)的發(fā)展歷程,學習了恒有源單井循環(huán)換熱采集原創(chuàng)技術的原理,參觀了代表性產品和項目工程的展示;在技術中心參與了專項技術問題的討論和研究;在綜合中心參與了合同整理及進度跟蹤專項工作。今年實習期間,姐弟倆一起參觀了多處北京的風景名勝,恒有源集團的員工們還利用閑暇時間帶姐弟倆觀看了電影。
姐姐耿海利說:“沒來之前自己的眼界就局限于學校的小圈子,來集團之后了解了很多環(huán)保方面的知識以及公司運行的方式,特別是知道了利用淺層地熱能供暖制冷的技術,在看過機房和項目之后感覺非常神奇。此外,集團的很多哥哥姐姐都對我們很好,讓我們感受到了家一般的溫暖。”
“徐伯伯一直支持我們,并且支持我們考研,希望我們好好學習,不要辜負幫助我們的人的希望。”姐弟倆一直親切稱呼恒有源集團董事長徐生恒為“徐伯伯”,在他們眼里這個“徐伯伯”不僅是雪中送炭的人,還是姐弟倆仰慕崇拜的“恩師”。
耿海利、耿迎海姐弟是中國節(jié)能環(huán)保集團2017年“圓夢大學 放飛希望”計劃專門落實給恒有源集團負責的助學對象,恒有源集團承諾支持姐弟倆高等教育學習費用直至大本連讀研究生階段。因為成績優(yōu)異,姐姐耿海利被“圓夢大學 放飛希望”計劃所選中,在了解到耿海利的家庭情況之后,其弟弟耿迎海也成為了助學對象。
中國節(jié)能環(huán)保集團公司“圓夢大學、放飛希望”公益助學項目,始于2014年,每年籌款50萬元用于資助我縣100名最貧困的大學生順利入學,目前已有300名大學生接受資助。
愛心從來不會斷流,只會傳遞的更遠。姐弟倆表示,在未來一定會像供暖是把黨的溫暖傳遞到千家萬戶一樣,把生命里的這份感動和溫暖接力傳遞下去。
再次和弟弟一起來到公司實習,有了比去年更深的感觸。
在這里,我更深入的了解到一個企業(yè)的基本運營流程和部門分工。有時,我和弟弟會情不自禁地驚嘆于能夠支撐企業(yè)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核心技術和它的創(chuàng)新思路。同時我們更看到了支撐一個企業(yè)發(fā)展的硬件設施,一群卓越見識的領導者和一絲不茍的工作者。就實際情況來看,企業(yè)發(fā)展和我們的學習相比是兩個不同的領域。但是換一個角度思考再看,做任何事情其實都是需要軟實力和硬設備的完美結合。同樣在學習上,我們也必須兼具刻苦努力的態(tài)度和思考創(chuàng)新的精神才能更上一層樓。
孟子說“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雖然我出身于貧困家庭,但是無論如何我都會牢記著我的夢想,絕不輕言放棄。將來從事什么職業(yè)不重要,重要的是要能夠對社會產生一些積極的影響,我和弟弟未來的責任將是通過教育去改變更多貧困學子的命運。
實習期間,我和弟弟利用周末前往北京師范大學。"學為人師,行為世范"的校訓讓我深受觸動,那一刻起我默默對自己說:這就是你未來要為之不懈奮斗的目標。在北師大,我感受到了和我們學校不一樣的學習氛圍,很受鼓舞。我和弟弟也慕名前往國家博物館和時光博物館,一起參觀了象征著國家歷史發(fā)展的文物,那些富有年代感的一幕幕不由得讓人驚嘆,同時也讓我為祖國的繁榮發(fā)展感到驕傲和自豪。
在實習的這段日子里,我們不僅開闊了眼界、增長了見識,更收獲了向未來前進的信心。很幸運有這樣寶貴的機遇來到公司學習和完善自己。感恩徐伯伯一直鼓勵和支持我們姐弟的學習事業(yè),是徐伯伯提供了這兩次寶貴的機會,才讓我們姐弟和北京有了一段精彩的相遇。我和弟弟會把徐伯伯對我們的支持化為前行的動力,在未來有能力之時將這份愛傳遞給社會中更多需要幫助的人。同時也很感謝公司里的哥哥姐姐們對我和弟弟的關心和幫助。
在以后的日子里,我會不負所托,把握好每一次機會,用盡全力走向光明的未來。
時隔一年,我和姐姐再一次來到了北京,這個充滿溫暖與希望的地方。依舊記得去年第一次到這兒時內心的興奮與激動,那是我第一次遠行,第一次見到帶給我們希望的徐伯伯。每一次他親切的話總讓我感受到了多年前似曾熟悉卻又模糊不清的溫暖,也許就象是記憶中殘存的一星半點的父愛。今年和去年一樣,我們在公司的主要任務是錄合同。這項工作看似簡單卻非??简炄说哪托暮图毿模贤欠浅乐?shù)?,有時多一個字或少一個字就會造成很多問題。我覺得在公司學到的東西最重要在于開拓思維,我們都是學教育的,企業(yè)對于我們來說基本上就是一個完全陌生的新領域??墒窃趯Υ粋€問題的時候,我們的思維會從各個角度去分析,解決。就像公司的標語,“用三維的角度去看二維,問題自然簡單”。也許我們現(xiàn)在在公司學到的東西并不像在學校學到的知識那樣直接有用,但我覺得潛移默化的東西往往對人的發(fā)展更加重要。
周末的時候我和姐姐一起去了國家博物館,中國美術館等一些具有濃厚歷史文化氣息的地方,感受歷史的同時又感受到藝術所帶給人的享受與啟迪。我們還去了師范大學中的最高學府“北京師范大學”,和我所在的大學相比,不一樣的東西有很多。明白了自己前進的方向在哪兒,往后的日子里一步一個腳印才會更加堅定、充實。
在北京的這些日子里,王肖哥、聶丹姐、王彥總的關心和幫助,讓我見到了許多不曾見過的事物,懂得了許多不曾明白的道理。感恩每一個幫助過我的人,縱使歲月漫長,我會從不遺忘。
我們是幸運的,有更多的機會到不同的地方增加我們的閱歷??墒窍裎覀円粯拥呢毨W生有很多,我們是學教育的,我覺得教育是改變貧窮的根本途徑。我會努力提高自己的能力,待將來學業(yè)有成之時,給更多的人帶去光和熱。
愛心從來不會斷流,只會傳遞的更遠。而在來自河南嵩縣的耿海利、耿迎海姐弟倆看來,北京恒有源集團給予他們的不僅是物質上的幫助,更多是心靈上的溫暖。去年和今年暑假,姐弟倆兩次來到恒有源集團實習,在先后兩個月的時間里,姐弟倆近距離接觸了這家慷慨解囊?guī)椭约旱钠髽I(yè),同時也切身體會到更多來自這家企業(yè)的人文關愛。姐弟倆表示,在未來一定會像供暖是把黨的溫暖傳遞到千家萬戶一樣,把生命里的這份感動和溫暖接力傳遞下去。
《中國地熱能》雜志歡迎訂閱
《中國地熱能》是由中國地熱能出版社主辦,北京節(jié)能環(huán)保促進會淺層地(熱)能開發(fā)利用專業(yè)委員會協(xié)辦的科技期刊,于香港公開發(fā)行,雙語季刊。我們的辦刊宗旨是為政府制定能源政策提供參考建議,為地能開發(fā)企業(yè)提供宣傳平臺;為設計者、大眾提供交流空間;推廣淺層地熱能利用經驗,展示應用實例。